新華社拉薩5月23日電(記者 王宏偉、尕瑪多吉、秦交鋒)喜馬拉雅莽莽蒼蒼,群山起伏綿連,一座座高矗的山峰如無字豐碑,見證和記錄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來,在雪域高原上奉獻、奮斗的中華各族兒女的英雄業(yè)績。
高山的巍峨映襯著英雄,英雄的高潔烘托著高山。
高山仰止,那是人們借大山對英雄的禮贊。
為了讓西藏獲得和平解放,人民解放軍克服千難萬險進軍西藏,在艱苦卓絕的奮斗中孕育了閃光的“老西藏精神”
舊西藏黑暗的封建農奴制,就像將枯的油燈,行將熄滅。新中國剛剛建立,黨中央、毛主席旋即作出解放西藏的戰(zhàn)略決策,人民解放軍分別從四川、云南、青海和新疆四個方向挺進西藏。
進藏的路途,既險又苦,“我們從昌都到拉薩,走了一年,餓肚子就餓了大半年,當時戰(zhàn)士們主要靠野菜充饑,一人一年要挖400公斤的野菜?!边M藏部隊老戰(zhàn)士、84歲的吳晨老將軍回憶說。
當時內地尚無通向西藏的公路,部隊官兵一邊修路,一邊剿匪。為了打通進藏之路,戰(zhàn)士們夜以繼日地用繩索拴著身子在懸崖上開路,在冰河上架橋,硬是用最原始的工具,打通昆侖山、唐古拉山、二郎山、雀兒山等10多座高山,跨越了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天險急流,征服了冰川、沼澤、密林、泥石流等無數障礙,完成了川藏公路這一世界公路史上的空前壯舉。這條被后人稱為高原“幸福路”的沿途,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官兵長眠于此。
有人說,川藏公路是有魂的,這種魂就是一種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
被毛澤東主席稱為“蓋世英雄”的先遣連是當年進藏部隊的一個縮影。1950年8月1日,為響應毛主席“進軍西藏”的號召,新疆軍區(qū)派出由漢、回、藏、蒙古、錫伯等7個民族136人組成的先遣連,在總指揮兼黨代表李狄三的帶領下,從新疆出發(fā),向阿里高原進發(fā)。
先遣連的官兵們在沒有地圖、沒有向導、沒有道路的情況下,徒步2000多公里,克服了嚴重的高山反應,橫跨海拔6000多米的昆侖山和岡底斯山,60多名官兵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他們不辱使命,和后續(xù)部隊一起解放了阿里全境,將五星紅旗插上了“世界屋脊的屋脊”。1951年5月28日李狄三以身殉職,就在李狄三犧牲前5天,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xié)議”在北京簽訂。西北軍區(qū)授予先遣連“進藏英雄先遣連”的榮譽稱號。
1951年10月,解放軍進駐拉薩后,18軍政委譚冠三對官兵說:“寧愿餓斷腸,不食群眾糧;寧愿宿帳篷,不住群眾房?!彼麕ь^嚴格執(zhí)行政策,帶領官兵軍屯萬里高原,親自開墾并創(chuàng)建了“七一”農場,在沙礫中、沼澤地上種出了糧食和蔬菜,按黨中央的規(guī)定做到了“進軍西藏,不吃地方”。
就是這位將軍,后來在內地醫(yī)院彌留之際,特地叮囑家人:“一定要把我的骨灰運回西藏,讓我永遠和高原在一起?!保保梗福赌辏对?,將軍之子譚戎生捧著父親的骨灰盒,從北京來到西藏,了卻了父親的遺愿后,毅然加入了戍邊的行列,與父親同樣選擇了這條艱辛坎坷之路。
無數參與西藏解放事業(yè)的先驅們,正是在異常艱苦的環(huán)境下成就了人生的輝煌篇章,為后人留下了“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
為了改變西藏落后面貌,各行各業(yè)的建設者們抱著為國爭光、為西藏人民謀幸福的情懷,登上一個個“珠穆朗瑪峰”
1959年,克松村99戶農奴分到了屬于自己的土地、牛羊和住房,揭開了西藏民主改革的序幕,歷史性地成為第一批以自身行動埋葬黑暗封建農奴制的英雄。
被壓抑了千百年的熱情像火山一樣噴發(fā)。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克松村翻身農奴建立了西藏第一個農村基層黨支部、第一個農民協(xié)會、第一個人民公社……被壓迫和奴役的農奴發(fā)出了翻身解放的第一聲呼喊,一個普通的小村莊,推動了整個西藏民主改革的進程。
嶄新的制度喚醒了沉睡的心靈,百廢待興催生了一個英雄的時代,西藏開始大發(fā)展,新西藏與新中國一道前行。
歷史不會忘記,在國家最困難的上世紀60年代初,中國登山健兒實現(xiàn)了人類從北坡首登珠峰的歷史性壯舉,給在困境中抗爭的中國人以極大的精神鼓舞和激勵。
1960年5月25日,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為代表的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這是中國人首次站上地球之巔,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開創(chuàng)了中國現(xiàn)代登山運動乃至中國體育的新紀元。
作為當年登頂珠峰的隊員之一,貢布老人回憶起這段往事時仍激動不已。他說:“珠峰第二臺階被稱為‘死亡線路’,不但人過不去,甚至飛鳥也無法穿越。技術嫻熟、裝備先進的歐洲登山家先后八次從北坡沖擊珠峰頂均未成功,但中國登山隊員在缺乏糧食、氧氣等條件下,最終成功登頂,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昭示了中國的力量所在?!?/p>
登山壯舉激勵了整個雪域高原,一大批英雄登上了各行各業(yè)的“珠穆朗瑪峰”。
重點為了解決高原能源匱乏的嚴重局面而組建的西藏自治區(qū)地質大隊,20世紀70年代被國務院命名為“高原英雄鉆井隊”。由于當時缺乏大型機械設備,作為鉆井隊的一員,中國首個藏族工程院院士、西藏自治區(qū)地勘局局長多吉說:“當時全體隊員冒著嚴寒跳進攪拌池,幾乎是在用身體攪拌水泥!”
由多吉主持的羊八井地熱資源勘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羊八井高溫深井成為中國溫度最高、流量最大的可采地熱井,結束了我國沒有單井產量萬千瓦級地熱井的歷史。2010年,多吉榮獲周光召基金會“地質科學獎”。
在上世紀中葉,西藏氣象科學還是一片空白。1956年,年輕的陳金水從北京氣象學校畢業(yè)后來到西藏山南澤當氣象站工作,一干就是9年。1965年,上級調陳金水到唐古拉山南部的安多縣籌建氣象站。
海拔4800米的安多,一個“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的地方,年均氣溫零下30攝氏度以下,每年6級以上大風天達200多天,無霜期僅一個月,空氣含氧量不及內地一半。沒有宿舍,陳金水在帳篷里一住就是7年;沒有值班室,他白手起家,自己動手打土坯壘筑;沒有飲用水,他自己挖井。當年11月,這個被譽為“天下第一站”的氣象站,將第一份氣象電報從唐古拉山傳到了拉薩,傳到了北京。
1980年,陳金水內調到老家浙江臨安氣象局工作,與家人得以團聚。然而8年后,陳金水再次踏上了高原征程。當記者問及為何再次進藏時,陳金水說:“我的心中裝著對西藏人民的愛,對高原氣象事業(yè)的愛,對在艱苦條件下默默奉獻的新老同行的愛?!?/p>
王玉山,被當地藏族群眾稱為“王科學”。1960年,王玉山離開河南家鄉(xiāng),來到西藏江孜縣,一頭扎進了高寒地區(qū)的冬小麥引種和高產試驗工作。1975年王玉山帶領同行們創(chuàng)造了冬小麥畝產805.5公斤的全國高產紀錄,震動了全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專家紛紛到江孜考察。1977年,王玉山和助手們又創(chuàng)造了畝產836.5公斤的新紀錄。
艱苦的條件和超負荷的工作,使王玉山患上多種疾病,他多次昏倒在試驗田里。組織上催他去醫(yī)治、療養(yǎng),王玉山卻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婉拒了。1992年6月,積勞成疾的王玉山因病逝世。但他為高原留下了永恒的財富,至今仍在造福著西藏人民。
在西藏,英雄無數。西藏45處烈士陵園中有5700多名烈士,另外還有許多無名烈士沒有留下任何記錄。
在西藏,英雄無悔。被西藏人民稱為好“門巴”(醫(yī)生)的蔣英在臨終時對女兒說:“我死后,將我的骨灰一半留在內地,一半送回西藏。西藏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我要留在那里。”
為了西藏的繁榮發(fā)展,新時代英雄給“老西藏精神”注入改革創(chuàng)新的新內涵
改革開放以來,西藏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時期。在這一時期,西藏各級各類干部和高原建設者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發(fā)揚和豐富了“老西藏”精神的內涵。
“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兩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边@是對孔繁森一生的寫照,他用生命書寫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新篇章。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期滿,西藏自治區(qū)黨委決定任命他為條件最為艱苦的阿里任地委書記,孔繁森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繼續(xù)服從黨的決定、人民的需要。
年近50歲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書記后,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地區(qū)106個鄉(xiāng)中的98個,行程達8萬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處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跡。對基本情況有了掌握后,他對阿里的發(fā)展提出了許多新思路。與此同時,為了把阿里地區(qū)的經濟帶上一個新的臺階,他計劃在最有潛力的邊貿、旅游等方面下工夫。為此,他帶領有關部門,親自到新疆塔城進行邊貿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fā)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
斯人已逝,光輝永存。沿著孔繁森的足跡,創(chuàng)造高原醫(yī)學奇跡的李素芝、組工干部的典型祁愛群、援藏干部的典型彭聰恩……一批又一批黨員干部,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開拓創(chuàng)新,為西藏的發(fā)展立下不朽功勛。
在西藏,一提到西藏軍區(qū)總醫(yī)院院長李素芝,廣大軍民無不豎起大拇指。30多年前,李素芝從第二軍醫(yī)大學畢業(yè)后在附屬長海醫(yī)院剛工作半年,就放棄在上海工作的優(yōu)越條件主動申請援藏,成了西藏軍區(qū)總醫(yī)院一名年輕的軍醫(yī)。他通過幾十年的研究和實踐,組織開展150多項醫(yī)療新技術,20項創(chuàng)世界醫(yī)學奇跡、36項屬國內首創(chuàng)、86項填補高原醫(yī)學空白,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20項。特別是他不畏艱難困苦,勇闖高原醫(yī)學禁區(qū),先后攻克了高原心臟手術和高山病防治兩大世界醫(yī)學難題。西藏急性高山病發(fā)病率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50%-60%,下降到現(xiàn)在的2%-3%,治愈率達到99%以上,駐藏部隊連續(xù)10年沒有一名官兵因高山病死亡。對此,李素芝功不可沒。
在西藏建設者中,援藏干部是在高原奉獻者中一個特殊的群體。西藏察隅縣委書記、廣東第五批援藏干部彭聰恩,在援藏期間十分關心當地民生問題,他深入基層,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向百姓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摸索出一條具有當地特色的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之路,使當地的面貌發(fā)生很大改變。
偉大的事業(yè)培育了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成就著偉大事業(yè)。在創(chuàng)造奇跡的背后,是一個個人物、一個個集體的極大付出與犧牲,是熱血的奔涌,智慧的揮灑,更是精神的激揚!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十多萬建設大軍在“生命禁區(qū)”里冒嚴寒,頂風雪,戰(zhàn)缺氧,斗凍土,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一流”,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tài)脆弱”三大難題,譜寫了人類鐵路建設史上的光輝篇章。
周玉成,一位心臟放有5個支架的建設者。身為中鐵二十局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的他,指揮建設的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隧道--風火山隧道。為解決施工難題,他9次登上海拔5010米的風火山。這個隧道的成功施建,打破了西方專家所說的火車穿不過風火山的預言,被評為“2002年度中國公眾關注的十大科技事件”。
在建設新西藏的宏圖大業(yè)中,數不清到底有多少這樣的奉獻者。他們習慣了吃苦,習慣了忘我。他們奉獻甚至犧牲。他們融入了那片高原,他們的精神如同高原上的峰巔一般偉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