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沙1月2日電(記者 丁文杰)不久前在長沙舉行的中國稻米高峰論壇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滿懷信心地表示,2010年,他主持的超級稻研究項目第三期畝產900公斤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xiàn)。而目前,已有個別百畝連片的實驗基地,平均畝產創(chuàng)記錄地達到980公斤以上。
中國雜交水稻研究一直遙遙領先于國際社會。2004年,袁隆平從以色列領取了“沃爾夫”獎后,又從美國捧回“世界糧食獎”。一年之內連獲兩項國際農業(yè)類最高獎項,其輝煌的背后,是國際社會對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高度認可和贊譽。世界糧食獎基金會贊揚他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發(fā)現(xiàn)水稻的雜種優(yōu)勢并加以應用而獲得成功。他為促使中國由糧食短缺不足轉變?yōu)榧Z食充足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研究的雜交水稻以20%的增產幅度在中國得到迅速推廣,每年增產的糧食可多養(yǎng)活數(shù)千萬人口。
中國對雜交水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64年,當年袁隆平偶然發(fā)現(xiàn)了水稻的雜交優(yōu)勢。1966年,袁隆平發(fā)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論文,突破了“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yōu)勢”的傳統(tǒng)觀念,奠定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基礎。此后他和同事埋頭研究,于1973年完成三系雜交水稻研究,1976年大面積推廣種植成功。1987年7月,安江農校青年教師鄧華鳳在袁隆平的理論指導下突破了兩系法雜交的制約瓶頸,經過七八年的攻關,1995年中國宣告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成功。
袁隆平根據(jù)國內外發(fā)現(xiàn)的育種新材料,1987年發(fā)表了“雜交水稻育種戰(zhàn)略設想”的論文,大膽而科學地把雜交水稻育種劃分為互相銜接的三個戰(zhàn)略發(fā)展階段:即三系法為主的品種間雜交優(yōu)勢利用;到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間雜種優(yōu)勢利用;再到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yōu)勢利用,為中國雜交稻研究確定了技術路線。1997年中國啟動了“超級雜交稻育種”研究項目,確立了常規(guī)稻和雜交稻并舉、三系法和兩系法并重、生物技術與常規(guī)技術相結合的發(fā)展思路,在著力提高產量潛力的同時,注重改善稻米品質、增強病蟲抗性和生態(tài)適應性。目前,超級稻研究畝產700公斤的一期目標于2000年實現(xiàn),畝產800公斤的二期目標也已于2004年提前實現(xiàn),目前正在進行三期研究。
我國雜交稻從1976年大面積推廣以來,到2003年已經累計種植了45億畝,幫助農民增收稻谷4億噸。袁隆平介紹說,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研究或引種雜交水稻,在東南亞、南亞、南美、非洲等多個國家的試種示范都取得了極其顯著的增產效果。越南、印度、菲律賓等國引種雜交水稻后,產量大幅增加。2003年越南種植60萬公頃雜交稻,每公頃單產比常規(guī)稻高出40%以上;在中國和一些國際組織幫助下,菲律賓種植3000公頃雜交稻,每公頃單產高達8.5噸,比當?shù)厮酒骄鶈萎a高出近一倍。
早在十五六年前,中國雜交水稻技術被世界糧農組織列為解決世界上糧食短缺國家的首選技術,這項成果還獲得中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fā)明獎”。然而,這項科研成果早期并沒有在知識產權方面進行保護。“過去我們的技術都是敞開的,現(xiàn)在知識產權意識逐步加強,我們也開始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研究成果。”袁隆平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由于不重視知識產權,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在轉讓中曾蒙受過巨大損失。1981年當中國向美國轉讓11項雜交水稻核心技術時,美方只承認1項有效。上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逐步加強了雜交水稻知識產權的保護,一些雜交水稻研究機構制定了保護知識產權的相關規(guī)定,加強了研究開發(fā)、生產經營以及科技人員流動、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活動中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袁隆平說,對于這個為人類造福的科技產品,中國對其知識產權的保護絕不是永久的,只能是保護一段時間。為了讓更多的人受惠,目前中國的三系雜交水稻技術在國際上是完全公開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