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代詩人王勃筆下的秋意,今秋在山西省省城汾河公園北部的汾河濕地生動呈現(xiàn)。這里以迷人的景致和豐富的物種,向流連于此的人們詮釋著濕地作為 “地球之腎”的涵義。截至目前,全省像這樣的大小濕地保護面積已達到549萬畝,占到全省國土面積的2.3%。
濕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統(tǒng),對維護生態(tài)平衡,保障人類健康,促進經(jīng)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濕地的保護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從2001年開始,全省陸續(xù)建起“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qū)”“桑干河自然保護區(qū)”和“壺流河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共保護濕地面積236.9萬畝,今年山西省政府又投資3000多萬元用于河津濕地、云頂山等4個自然保護區(qū)的濕地資源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保護,山西省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得到豐富,濕地資源不斷增加。全省濕地水資源已達123.8億立方米,有鳥類105種,魚類70種,兩棲動物13種,爬行動物28種,獸類27種。濕地內(nèi)686種植物得到有效保護,其中藥用植物達到46種。
為了進一步保護好濕地,山西省已經(jīng)制定了濕地保護工程規(guī)劃。按照規(guī)劃,到2030年全省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qū)將達到8個,國家重要濕地1處,省級重要濕地40處,濕地保護小區(qū)、濕地公園、濕地多用途管理區(qū)則達到200個,全省60%以上的濕地可以得到有效保護。(武俊鵬 趙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