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_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_91精品在线视频_成人高辣h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光明日報評論員文章:新農村 新文化 新農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nakedoat.com   2006年03月27日   來源:光明日報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關系到農業(yè)、農村的發(fā)展和農民的富裕,還關系到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新農村建設,是涉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的綜合性工程,是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要求。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大力加強農村新文化建設,努力培養(yǎng)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既是新農村建設取得進展的重要標志,也是把新農村建設不斷推向前進的基本保證。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對新農村的建設目標和要求作了科學概括,這就是:“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20個字,充分體現了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全面發(fā)展的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在哪里?“新”就“新”在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的解決,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建設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新”就“新”在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綜合經濟實力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反哺農村、工業(yè)反哺農業(yè)的條件已經具備;“新”就“新”在隨著城鄉(xiāng)人員流動性的日益增加和信息傳播、滲透范圍的日益廣泛,農民的思想、意識、觀念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管理方式正在經歷著歷史性的巨變;特別重要的是,“新”就“新”在社會主義農村新文化的形成和新型農民的產生,極大地改變著農村的面貌。建設新農村,說到底,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不斷構建中國農村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斷塑造中國農村新的文化與新的農民。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離不開新文化這個大背景,離不開新農民這個新主體。新的生產方式,意味著新的生產技術的應用和新的生產關系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則意味著新的觀念意識和新的行為方式的形成。建設文明富裕的新農村的過程,也必然是農村新文化形成的過程。社會主義農村新文化,必然傳承以往優(yōu)秀的農村文化成果,同時吸收現代先進文明與文化成就,它集現代科技、教育、文化、衛(wèi)生、法律制度、思想觀念、倫理道德等等之文明成果,反映時代特征,代表先進文化發(fā)展方向,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具體體現,是適應農村新的生產、生活方式的文明表現方式。建設社會主義農村新文化,將極大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地與時俱進,取得成功。

    當前,我國農業(yè)持續(xù)增長,農民持續(xù)增收,這是實現農村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的經濟基礎;而新的生活方式在新農村中不斷地得以構建,是實現鄉(xiāng)村文明、村容整潔的重要保證;不斷地改進與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方式,是實現農村民主管理的必要條件。所有這些,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前提,那就是要有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科學、善管理的新型農民的出現。建設新農村,其主體是廣大農民。農民不僅是“三農”問題的核心,也是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科學素養(yǎng),增強農民的文明意識和文化觀念,是培養(yǎng)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的有效途徑。

    培養(yǎng)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要從基礎抓起。教育的提升,引導著農民對文化追求的提升,對文明生活的向往。在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著力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工作有了可靠的經濟依托。2006年,中央將對西部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對其中的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課本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2007年將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這一政策。這個政策在全國的普遍推行,將為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yǎng)和知識水平提供最根本的條件。應該看到,實現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工作十分繁重。當前,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善農村辦學條件,逐步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的保障水平,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力度,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

    在現階段,大力加強農村新文化建設,培養(yǎng)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要注重開展對農民的勞動技能培訓,包括加強對進城農民務工人員的勞動技能培訓和文化培養(yǎng),努力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要積極發(fā)展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繁榮農村文化事業(yè),逐步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積極開展“文化三下鄉(xiāng)”活動等,在農村進一步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農村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全體農民素質的提高,兩者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由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建設新農村的步伐一定能夠邁得更大更快。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從本世紀頭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我們一定要努力培養(yǎng)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大力促進農村新文化的發(fā)育和成長,團結一心、扎實工作,真正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不斷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相關鏈接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加快發(fā)展農村公共事業(yè)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促進農民持續(xù)增收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堅持以發(fā)展農村經濟為中心
· 人民日報:新農村建設是全局性根本性的戰(zhàn)略決策
· 新華社評論員: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有良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