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對我們的意義
——對話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 鄭欣淼
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正在接受《解放周末》專訪。呂林蔭攝
故宮,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
有人說,這種獨一無二的存在,就是意義?;蛘哒f,從這個意義的本質(zhì)出發(fā),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領域,以不同的情感、方式感知到這種意義的非凡。
世界上最大的皇宮,中國最大的國立博物院——歷史賦予故宮顯赫的地位;從皇權的象征到公民的故宮,從文化的整體到文化的精神——時代賦予故宮深刻的內(nèi)涵。一座故宮,無限解讀。在采訪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時,我們認識到一個立體、本真的故宮,我們更領悟到深邃高遠的文化意義。
故宮是一個文化整體
解放周末:一提起故宮,人們就會想到莊嚴巍峨的皇宮、金碧輝煌的古建筑群。這可能是故宮給予世人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我們很想知道,身為故宮的掌門人,您印象中的故宮又是怎樣的?
鄭欣淼:在我看來,故宮是一個文化整體。故宮不單單是一座皇家宮殿,也不單單是中國最大的博物館,而是將建筑、文物、典籍等多種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文化整體??梢赃@樣說,故宮本身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jié)晶。
解放周末:以文化整體來審視故宮,這個視角既獨到又宏大。
鄭欣淼:我一直認為,人們走進故宮,不應該只是為了來“看皇帝”、“看皇帝住的地方”,在這里,其實你可以看到華夏文明從萌生到發(fā)展、到輝煌的文化鏈。
解放周末:這條文化鏈是如何在故宮展現(xiàn)的?
鄭欣淼: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表達,故宮都有收藏。這一點,過去大多數(shù)人沒有認識到。很多人都覺得故宮的藏品只是清宮,或者說明清皇宮的收藏。其實并非如此。這座皇宮里的收藏,是歷代帝王收集的最終積累,幾乎囊括了整個中國未曾中斷的文明。清朝作為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在歷經(jīng)康乾盛世之后,皇家的收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從某種意義上說,皇宮成了天下藝術財富的大倉庫。
在故宮現(xiàn)有的150萬件文物中,論其時代,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宋元明清直至近現(xiàn)代;論其范圍,囊括了古代中國各個地域的文明精華;論其民族,包容了漢族和古代許多少數(shù)民族的藝術精粹;論其類別,我們藏有25大類、69小項文物。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故宮博物院的各類藏品中都能一一得到充分的印證。
解放周末:故宮的這種“文化整體”是其他博物館難以企及的?
鄭欣淼:對。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同樣具有神秘的色彩,同樣反映了民族文化,但是它記錄的只是一段后來戛然而止的人類古文明史。
解放周末:從這個意義上講,故宮是完整記錄民族文明史的“唯一”。
鄭欣淼:另外,故宮最為人們矚目的皇家建筑,也是文化整體里的一部分。故宮的建筑群包括了政治、宗教、祭祀、文化、家居、休閑、娛樂等各種功用,它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筑的最高藝術成就和營造水平,甚至可以說是古代東方建筑的典范之作。一條中軸線、金色的琉璃瓦、朱紅的高墻,故宮的一磚一瓦都將皇權、禮制的語言鑄造在其中。故宮的建筑是以凝固的形態(tài),留住了歷史的精神氣質(zhì)。
解放周末:這種精神氣質(zhì),無形卻有力地透視出時代、社會、國家和民族的政治、宗教、倫理等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
鄭欣淼:這正是建筑文化的深意所在。故宮是皇宮改建的博物院,這就意味著它還有一個其他博物館不可能擁有的特點——故宮藏品中有許多是和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不曾分離的。這也是建筑與藏品形成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整體”。
就拿皇帝的印章來說,它叫“寶璽”,除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御用國璽外,還有御用的各種閑璽。例如,《石渠寶笈》中記載的書畫都不按我們現(xiàn)在的分類,而是按文物在何處擺放記錄的。因此,宮中收藏的、經(jīng)過皇帝御覽欣賞過的書畫作品上,大多鈐有俗稱的“殿座章”:藏于乾清宮的,加“乾清宮鑒藏寶”,收藏于養(yǎng)心殿、重華宮、御書房的也是如此。再比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三希堂”,其中的三件書法作品,就和這個“堂”密不可分。文物要結(jié)合歷史地理背景研究,離開了這個歷史環(huán)境,研究就深入不了。
去年李敖來故宮,參觀完之后,他由衷感嘆:“過去我說大陸故宮有宮無寶,臺灣故宮有寶無宮。我認為我錯了。要為此懺悔?!睘槭裁茨??因為他看到了與文物本身相契合的歷史地理環(huán)境,這是流失出紫禁城的文物所不具備的特點。這種文化的整體含義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都成立了兩百多年,但是他們都沒有故宮作為文化整體的特征。從這個意義上說,故宮是獨一無二的。
故宮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傳統(tǒng)的,也是現(xiàn)代的;是歷史的,也是未來的
解放周末:要認識故宮,我們不僅要看到這兩個字代表著紫禁城,還要看到這兩個字代表了81年前成立的故宮博物院,是嗎?
鄭欣淼:1925年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這是一件意味深長的事情。故宮博物院為什么選在10月10日成立?這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日子,是個不尋常的日子。當時發(fā)言的人說,之所以選擇這一天,就意味著,誰要破壞故宮博物院,誰就是要破壞共和政體?;始业膶m殿變成最大的國立博物院,皇家私藏變成人民的共同財富,這個變化在中國歷史上有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是民主革命勝利的一個標志。
解放周末:經(jīng)歷了蛻變、經(jīng)歷過風雨的故宮,承襲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今天又接續(xù)著我們的現(xiàn)代文明。
鄭欣淼:故宮是有生命的,因為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發(fā)展才有持久的影響力,只有傳播才有廣泛的影響力;只有有影響力,國之強大才有持續(xù)的力量。可以這樣說,故宮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傳統(tǒng)的,也是現(xiàn)代的;是歷史的,也是未來的。為了使故宮保持長久的鮮活生命力,近年來,我們做了兩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建立了一門關于故宮的學術——“故宮學”。
解放周末:您提出“故宮學”的概念,是否就是基于將故宮作為一個文化整體的理解?
鄭欣淼:對,我們應該把故宮作為一個“大文物”來研究。故宮所承襲和經(jīng)歷的歷史變遷,正是中華文明逐步進化、發(fā)展的過程。提出“故宮學”也是希望能夠借此引導人們正確地認識和理解故宮對我們的意義,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故宮在中國,而“故宮學”在世界。
解放周末:另一件大事是故宮的百年大修?
鄭欣淼:是的。在2002年10月,為期19年的紫禁城全面修繕工程正式啟動。這是自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之后,近百年來,紫禁城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修繕工程。
解放周末:您反復強調(diào),百年大修之后,變化的將不僅僅是建筑。
鄭欣淼:還有我們的文物觀念、博物館管理理念、服務理念,都將有所改變。大修中,我們將對故宮150余萬件文物進行清理,過去有很多被視為“資料”的宮廷用品,也將被正確地納入文物之列。整理完畢后,我們會統(tǒng)一造冊,并向社會公開,以彌補大量藏品無法與公眾見面的遺憾。除了繼續(xù)征集原始社會到清末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精品,特別是回收散佚的清宮藏品,我們也要讓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在故宮的收藏中繼續(xù)綿延,不能到了現(xiàn)當代就中斷了。所以,對現(xiàn)當代的頂級藝術珍品,故宮也在進行收藏。一些現(xiàn)代化、數(shù)字化的技術也將逐步運用到文物保護和展覽中,我們設想今后游客只要有一部手機,無論走到故宮哪個角落參觀,都可以迅速地獲得他想知道的關于故宮的信息。
解放周末:盛世大修。無論是建筑的“修”,還是理念的“修”,都將拓展故宮的現(xiàn)實意義。
鄭欣淼:百年大修,故宮人任重道遠。保護故宮,其實是保護我們共同的記憶。故宮的完好存在,就是對未來最深遠的意義。
用中華文化的精神,建設新文化
解放周末:認識故宮的不同方式,折射出的是對待文化的不同態(tài)度。我們知道,在歷史上,故宮也曾經(jīng)被當作“封建糟粕”的代表來批判。比如1977年,故宮博物院舉辦過一次《禍國殃民的那拉氏(慈禧)罪行展覽》。
鄭欣淼:確有此事,不過我想類似的事情今后不會發(fā)生了。應該說,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階段,是中華文明演進的一個過程,我們不應簡單地以階級斗爭的觀點來看待故宮,更不能讓故宮成為政治斗爭的場所和工具。
解放周末:故宮作為文化的象征,應該有其莊嚴感和寂寞感。
鄭欣淼:關于故宮的爭議,其實一直存在。以前就有人說過,故宮是地廣人稀、封建落后,要在故宮里面開一條貫穿東西的大馬路,甚至還有人提出要拆掉故宮。當然這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前一段時間,有人告訴我,他看到這么一個消息,說某個地方有人很認真地拿出了一份具體方案,認為圓明園占地多,太浪費了,說故宮拆掉之后能造多少房子,能解決多少住房問題,這簡直是把故宮當成房地產(chǎn)開發(fā)地來看了。我沒有看到具體的有關資料,但我聽到的時候,覺得很可怕,這純粹就像經(jīng)濟動物了嘛。
解放周末:這是以認真的態(tài)度提出了可怕的建議,說明有的人對中國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無知,甚至連最樸素的文化感情都喪失了。
鄭欣淼:是這樣。我們有些人到了羅馬之后,就抱怨說羅馬破破爛爛的,沒什么好看的。這些人不懂得文化古跡的內(nèi)涵。文化與文脈、文物、文本是息息相關的,漠視文脈、輕視文物、忽視文本,怎么可能延續(xù)文化?
解放周末:要丟棄故宮的人,是把它鄙為文化的“糟粕”。
鄭欣淼:我很反對有些人一提起民族歷史文化,就必扣“糟粕”的帽子。不能簡單地認為,我們現(xiàn)在是社會主義,過去的一切都不好,要加以徹底排斥、否定,都要去搞臭。對傳統(tǒng)文化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要進行揚棄。近代中國文明的確有過一段相對落后的時期,這一點我們不可回避。但是,中國文明的生命力是生生不息的,中華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好的。這些基本的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正是我們建設新文化、建設先進文化的一些最深的根基,正是這個根基支撐起我們這個民族。
我們要做的不但不是丟棄傳統(tǒng)文化,割裂傳統(tǒng)文化與先進文化,而且是要在堅持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本精神的基礎上去建設新文化,去推動新文化的不斷革新。
解放周末:用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去建設新文化,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可以讓新文化更為深遠、豐厚。傳統(tǒng)文化、民族精神塑造了我們今天的面貌,也造就了我們今天的文化。
鄭欣淼:正是如此,可以說文化是不同國家的人相互區(qū)別的基因。特別是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更應當珍視自身的文化基因。一個民族保留了自身的文化特征,才能保留自己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解放周末:從某種意義上說,世界認識中國,就是通過中國的文化。一個真正的大國,要有經(jīng)濟實力,也要有文化魅力,還必須在文化、在人類的價值觀上,擁有影響和引導這個世界的力量。
鄭欣淼:所以說,越是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就越感覺到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越感覺到故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性。這么說當然不是說故宮就完全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但是故宮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個相當有代表性的進化的象征,是一個物化的歷史。我們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先民的智慧,都體現(xiàn)在其中。故宮的存在,能夠幫助我們從歷史里探求本源,在時代的變遷中肩負起維護中國歷史文化、建設新文化的責任。
面對民族文化,萬萬不能丟了“溫情和敬意”
解放周末:您十分強調(diào)故宮的文化意義。然而,我們也看到了故宮里的一些商業(yè)化現(xiàn)象。有游客說,贊助商和小商小販們把故宮搞得像個廟會一樣。
鄭欣淼:我們現(xiàn)在正在改變這種狀況。有些是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需要逐步解決。過去很多帶有顯著商業(yè)標志的東西,我們都已經(jīng)自己籌款拆除重建了。以前故宮里頭的垃圾桶、供游人休息的椅子,很大的商標在上頭,難看極了。尤其是那個遮陽傘,那么大的字寫在上頭,一些游客還很泰然地坐在下面。啊呀,我看了難受極了。這些都下決心換掉了。
最近反映較大的是一個在故宮搞經(jīng)營服務的外國品牌,因為它的商業(yè)標志太過張揚。當然這個情況比較復雜,我們在考慮妥善解決這個問題。有意思的是,這個問題最早還是一位美國游客向我們反映的。而現(xiàn)在,對此反應強烈的仍然多是外國人。
解放周末: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位美國游客在保護世界文化遺產(chǎn)方面的認識,要比我們深刻。
鄭欣淼:不錯。我一直都跟我們的工作人員說,如果你自己對本國的文化都不尊重,又怎么能贏得別人的認可呢?錢穆先生就曾經(jīng)說過,任何一國的國民,對其本國以往的歷史,應抱有一種“溫情和敬意”。面對民族歷史文化,我們?nèi)f萬不能丟了這份溫情與敬意。
解放周末:那么,故宮人是如何表達對故宮的“溫情和敬意”的?
鄭欣淼:以前,國賓車輛是可以開到午門里面的,車子就徑直上橋駛過內(nèi)金水河。大家看了都很心疼?。∨聵蚴懿涣恕?/p>
我們跟有關部門說,這條規(guī)矩必須得改,車子進入午門后就必須停下,外賓應當步行走過內(nèi)金水河。當時他們說這已是多年形成的慣例了。我就說多少年都得改!車子長驅(qū)直入不是外賓的要求,是咱們自己定的規(guī)矩,是我們自己對自己文化尊不尊重的問題。最后,有關部門統(tǒng)一把這個老慣例改了。這是在2002年年底我剛上任時做的。
如果你們2002年來,就會看到神武門門口停滿大巴、轎車。我一看,說游客來了想照個相都找不到一塊空地,神武門外不能變成停車場??!我們費了很大勁與各方協(xié)調(diào),最后取消了停車場,還神武門一份寧靜。原本擔心停車難的問題,旅行社不也都自行解決了嘛。
解放周末:去盧浮宮、大英博物館參觀,都需要在稍遠的地方下車,然后步行進入。這一段步行的距離,也許表達的正是參觀者對文化的敬意,一種文化的分寸。
鄭欣淼:我們管理者更應當首先意識到這種敬意和溫情,要想方設法保留、弘揚這種美好的情感,而不是去破壞它。你們能想象嗎?過去游人正在神武門里面走,突然一輛冒著黑煙的車從身邊駛過,太讓人受不了了。這也是我來了以后下的決心,把故宮里頭所有的服務車輛都要逐步換成電瓶車。
解放周末:有的時候,保護就是發(fā)展。在這樣的發(fā)展觀里,文化的價值才會得到充分的重視。
鄭欣淼:對。博物館是不追求盈利的,它是一個為社會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的、開放的、永久性的機構(gòu),它的功能在于對人類和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見證物進行研究、收集、整理,特別是為教育、研究、游覽的目的提供展覽。我們是在守護文化,怎么能利潤掛帥?
過去故宮的廁所也都是收費的,一年光廁所就能“創(chuàng)收”300多萬元?,F(xiàn)在全部免費開放。以前游客參觀珍寶館,要買一雙2元錢的環(huán)保鞋,說是保護建筑。有游客問,你們工作人員自己怎么不穿?后來我一了解,這件事情純粹是少數(shù)人發(fā)財,我們就堅決廢除了這個環(huán)保鞋。其實環(huán)保鞋不是維護古建筑的根本辦法,起不了多大作用,我們要實事求是。
解放周末:這讓我們看到,對故宮的保護是細節(jié)的保護。一輛電瓶車、一張椅子、一把遮陽傘,恰恰是這些細節(jié)的變化,讓我們感受到理念的深刻與態(tài)度的虔誠。
鄭欣淼:希望這些細微處的改變,能贏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故宮是屬于世界的,是人類共同的藝術文化寶庫。故宮承擔著保護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類文明、開展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的使命。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好它,也希望每一位中國人都能對故宮葆有一份溫情與敬意。(高慎盈 黃 瑋 呂林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