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_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_91精品在线视频_成人高辣h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政府網2>> 重要內容提示
 
國家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計劃(2004-2007年)完成情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nakedoat.com   2007年11月28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7年11月28日(星期三)14時30分,教育部在京西賓館會議樓三層一會議室召開“國家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總結表彰大會”。

    《國家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計劃(2004-2007年)》
    完 成 情 況 的 匯 報 
   國家"兩基"攻堅辦 
   (2007年11月28日)

    一、攻堅背景(2003年):實現(xiàn)西部地區(qū)"兩基"目標,面臨著極其艱苦的條件和許多特殊困難。

    (一)西部地區(qū)的教育水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2000年,我國總體上實現(xiàn)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輕壯年文盲的"兩基"目標。

    --2002年,全國"兩基"人口覆蓋率已達到91%,西部地區(qū)僅為7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2002年,全國人均受教育年限已達8年,西部地區(qū)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6.7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3年。

    (二)西部地區(qū)尚有410個縣(含兵團)未實現(xiàn)"兩基"。

    --這些地區(qū)覆蓋了345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6個省區(qū)地處邊疆,邊境線占全國邊境線長的79.6%,與13個國家和地區(qū)接壤。

    --涉及8300多萬人口,其中3000萬人尚未脫貧,經濟社會發(fā)展嚴重滯后。

    --410個攻堅縣中有貧困縣215個,少數(shù)民族縣309個,邊境縣51個。

    (三)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辦學形式嚴重制約著教育發(fā)展。

    --多為高山、高原、高寒地區(qū)及牧區(qū)、半牧區(qū),有7個省區(qū)的山區(qū)、半山區(qū)面積超過50%,5個省區(qū)的牧區(qū)和山區(qū)面積超過70%;高原、高海拔地區(qū)全部集中在西部。

    --地廣人稀、交通不便,人口分布極不均衡,學校布局分散,全國小學一師一校教學點60%以上在這些地區(qū),有80%初中生、50%小學生需要寄宿學習,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地方政府財力薄弱,難以保證基本的辦學需要。

    --人民群眾普遍較為困難,學生上學必須住宿的生活費又加大了學生的就學成本,使相當部分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進不來"、"留不住",輟學情況嚴重。

    (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教育是西部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全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的75%左右生活在西部。699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縣級單位中有638個集中在西部,410個攻堅縣中,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縣占80%以上。

    --需要使用11種語言和11個民族的29種文字教學,部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沒有文字,不懂漢語,缺乏雙語教師,一般的教學資源和環(huán)境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特別需求。

    這就是攻堅前2003年的西部地區(qū)農村教育的狀況。

    二、重大決策: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作出實施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的戰(zhàn)略部署。

    (一)堅持以人為本,下決心解決好西部農村孩子上學困難的問題。

    --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 發(f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于農村的重大決策。結合新的形勢,中央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科學發(fā)展觀,強調加強"五個統(tǒng)籌"。這是實施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的重要指導方針。

   --國務院2003年9月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頒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明確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解決農村教育發(fā)展薄弱問題。

    --溫家寶總理在會議上提出,到2007年在西部地區(qū)實現(xiàn)"兩基",并指出:"在這些地區(qū)完成'兩基'攻堅任務,有利于在全國范圍內實現(xiàn)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并將對推進西部扶貧開發(fā)、促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wěn)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國務院精心部署,打響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戰(zhàn)。

    --2003年12月,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家科教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教育部、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國家西開辦聯(lián)合制定的《國家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計劃(2004-2007年)》。

    --2004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鄭重宣告"今年要啟動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計劃,到2007年使西部地區(qū)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中央財政將為此投入100億元。"

    --國務院成立國家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領導小組,陳至立國務委員親任組長。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了《國家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計劃(2004-2007年)》并召開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工作會議,陳至立國務委員作重要講話,對"兩基"攻堅進行全面部署。

    --2004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教育部、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的負責人與西部12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負責人簽署"兩基"攻堅責任書,進一步明確責任,確保攻堅任務完成。陳至立國務委員出席了簽字儀式。

    (三)國家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兩基"攻堅提供有力支持。

    --四年來,就發(fā)展農村教育特別是支持西部地區(qū)義務教育連續(xù)出臺了若干重大政策和工程:

    2004-2007年,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100億。

    2004-2007年,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110億元。

    2004-2006年,從"兩免一補"到建立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新機制,全部免除西部農村學生學雜費,惠及西部4880萬學生。

    2007年春季起,免除全國農村學生學雜費,秋季又著手免除全部農村學生的課本費。

    2006-2007年,連續(xù)兩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特崗計劃",13個省區(qū)的4000多所農村中小學有了年輕的大學畢業(yè)生。

    --從國家工程、重點項目支持,到初步建立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再到今天擴大保障范圍、提升保障水平,一系列政策系統(tǒng)設計、整體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為西部"兩基"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和財政保障,為西部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陽光燦爛的藍天。

    三、全力推進:實施一系列國家重大政策和工程,惠及西部農村千百萬孩子。

    (一)精心組織實施寄宿制工程,有效解決了西部農村孩子"進得來"的問題。

    --中央投入100億,用于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新建、改擴建一批以農村初中為主的寄宿制學校,用于解決西部地區(qū)新增150萬學生的就學需求。這是為突破"攻堅"瓶頸而實施的一項重大國家工程,工程規(guī)劃、進度、質量等均直接關系到各地"兩基"攻堅的進度和任務完成。

    --陳至立國務委員在工程實施之初就明確提出,要把"寄宿制工程"建設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并多次親臨西部各省以及"寄宿制工程"建設施工現(xiàn)場,深入了解情況、指導和檢查工作,還先后就"兩基"攻堅工作作出40多次重要批示。

    --國家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領導小組分別于2005年8月和2006年11月在內蒙古、廣西召開了兩次現(xiàn)場匯報會,檢查各省"兩基"攻堅情況,實地考察工程建設,總結交流經驗,加大推進力度。陳至立國務委員均親自出席會議,直接聽取了各省匯報并作重要講話。

    --合理規(guī)劃,突出重點。工程項目覆蓋了中西部953個縣,批復項目學校7651所;項目安排重點向410個攻堅縣傾斜,并兼顧其他地區(qū)貧困縣、老區(qū)縣、少數(shù)民族縣;綜合考慮城鎮(zhèn)化、人口變化等因素,項目學校重點布局在縣城周邊及人口數(shù)較多的鄉(xiāng)鎮(zhèn);海拔3000米以上項目學校達650所,邊境海島地區(qū)項目學校有486所,解決了這些地區(qū)有無學校的最基本問題。

    --密切配合,攜手推進。2004年,教育部、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共同擬定工程總體實施方案,并報經國務院同意后據(jù)此批復了各地規(guī)劃。隨著工程建設的推進,2005年,教育、發(fā)改、財政、國土、建設五部委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寄宿制工程實施工作的若干意見》,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要求各地制訂優(yōu)惠政策,支持寄宿制工程建設。

    --加強管理,確保質量。國家"兩基"攻堅辦及有關部門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如項目公示制、倒排工期制、進度雙月報表制、監(jiān)督舉報制等,通過制度建設狠抓面上推進。同時通過專項檢查抓重點建設地區(qū),加大對工程質量和資金安全等的有效監(jiān)督。幾年來,國家"兩基"辦組織專家,重點抽查了各地投入2000萬元以上項目縣54個,占了重點建設項目縣的一半;財政部專員辦、發(fā)改委稽查辦也都對工程進行抽查。

    --工程達到了預期目標,7651所項目學校均已建成并交付使用,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滿足了195.3萬新增學生的就學需求(比原預計的150萬超出45.3萬人),其中:初中生150.5萬人。滿足了207.3萬新增寄宿生的寄宿需求,其中:初中生165萬人。410個攻堅縣農村學校校舍總面積新增972萬平方米,并優(yōu)先保證了學生生活服務用房和教學用房的需要。

    (二)逐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基本解決了西部農村孩子"留得住"的問題。

    --2003年,國務院就明確要求:到2007年,爭取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努力做到不讓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2004年起,中央財政即投入專項資金為西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兩免),各級政府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一補)。享受免費教科書的學生逐年遞增,到2007年受益學生達1955萬人,占西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shù)的42%;享受"一補"學生比例大幅提高,到2007年達到604萬人,占全部寄宿生比例已接近50%。

    --從2006年起,國家建立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決定對西部農村孩子全部免除學雜費,享受此項政策的學生達4880萬,比例達100%。

    --2007年春季,此項政策覆蓋到全國農村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近1.5億學生受益。

    --2007年秋季,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有關政策,中央安排專項資金為全國所有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提高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

    --各地在落實好中央政策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如內蒙古,2007年自治區(qū)各級財政共安排1.88億元提高了47.8萬名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云南省,2007年由省級財政為主安排6.22億元專項資金,擴大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范圍,提高補助標準。

    (三)全面建設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為廣大農村孩子"學得好"提供優(yōu)質教育資源。

    --經國務院批準,從2003年開始教育部、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共同實施了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中央和地方共投入110億元。到2007年,工程覆蓋了所有農村中小學校,初步形成農村教育信息化的環(huán)境,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這是一項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基礎性工程。

    --初步構建了惠及全國農村中小學的遠程教育網絡。工程共配備教學光盤播放設備40.2萬套,衛(wèi)星教學收視系統(tǒng)27.9萬套,計算機教室和多媒體設備4.5萬套。1億多農村中小學生得以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貴州、寧夏、西藏、新疆、青海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提前一至兩年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的省區(qū)。

    --形成了基本適應農村中小學教學需要的資源體系。以小班教學為主的教學光盤已經覆蓋小學所有年級和學科,為農村初中提供了示范課、教學實驗、教學素材等教學光盤。教學多媒體資源覆蓋初中9個學科和小學8個學科,共4129個學時。視頻資源達到2099小時,教學素材資源已有7692條。

    --培訓了一支初步掌握應用能力的教師和技術人員隊伍。工程投入500萬元用于國家級培訓,先后培訓了近14000多名一線骨干教師。各地采取不同方式,對100多萬教師進行了遠程教育應用培訓,并建立了一支技術骨干隊伍。

    --農村遠程教育建設的關鍵是要加強應用。陳至立國務委員對此提出過明確要求,2005年親自出席了在甘肅召開的遠程教育工程應用現(xiàn)場會,并作重要講話。

    為推廣普及模式一的應用,工程免費發(fā)放了5000多萬張教學光盤。并向全國農村教學點免費發(fā)放8.7萬張培訓農村教師的應用光盤。

    充分發(fā)揮模式二快速、大面積、大容量傳輸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按照教學進度,每周三次向農村中小學免費發(fā)送教學資源。

    模式三應用改變了農村學校開不出信息技術課的局面。農村初中開設信息技術課的學校比例達到90%左右,農村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的比例顯著提高。

    --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按照"整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重點突破"的原則,走出了一條低成本、高效益、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教育信息化之路,為縮小城鄉(xiāng)之間教育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四)探索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新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西部農村教師的補充和培訓問題。

    --"特崗計劃"創(chuàng)新農村教師補充機制。2006年,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人事部、中編辦啟動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招募高校畢業(yè)生到西部"兩基"攻堅縣農村學校任教。兩年內共招聘特崗教師3.3萬名,覆蓋13個省區(qū)、395個縣、4074所農村中小學,緩解了兩基攻堅地區(qū)教師不足、素質不高的問題。中央財政及時撥付特崗教師工資,今年又進一步提高了工資標準。

    --利用農村遠程教育平臺加大對中西部農村教師的培訓力度。啟動實施了西部農村教師遠程培訓計劃,通過農村現(xiàn)代遠程教育平臺,今年在100個縣的2000多所學校里開展遠程教育培訓,各地約有12萬教師參加了培訓,其中很多村小和教學點教師第一次參加培訓。教育部還重點支持了西藏、新疆教師的培訓工作,加強了城鎮(zhèn)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的工作。

    --各地也積極采取措施,因地制宜解決偏遠地區(qū)農村教師短缺問題。

    寧夏為解決寧南山區(qū)中小學教師緊缺問題,要求山區(qū)機關事業(yè)單位限期清退所占用的教職工編制;并每年組織1000名大學生志愿者到山區(qū)鄉(xiāng)以下學校支教一年,所需費用全部由自治區(qū)財政承擔。

    廣西2004-2006年共招聘錄用了4.5萬名中小學教師;在分配教師編制時,重點向寄宿制工程學校和教學點傾斜。

    甘肅2007年為農村中小學新增5000個教師編制,從普通高校選拔5000名畢業(yè)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

    重慶2007年堅持公正遴選、定向招聘,通過統(tǒng)一考試,從農村學校代課人員中擇優(yōu)錄取近8000人補充教師隊伍。

    (五)進一步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加大對西部兩基攻堅地區(qū)的幫扶力度。

    --東部各省市均與西部受援省建立了"縣對縣"的對口支援關系。廣東為廣西捐資捐物總價值累計2億多元,培訓校長400多名、骨干教師1000多名。北京為內蒙古培訓校長3500余名,捐資捐物總價值3000多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200多人。山東為新疆捐資8000多萬元,派遣支教教師近3000名。天津為甘肅援建學校26所,捐資1000多萬元,資助貧困生5000多人。

    --西部各省在"兩基"攻堅中也建立了地區(qū)內的對口支援制度。四川2004年以來為民族地區(qū)捐資、捐物總價值達5400多萬元。廣西2004年以來共派出支教人員1.6萬人,培訓教師約46萬人次,培訓校長約4.9萬人次。內蒙古、貴州等省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對口支援活動。

    四、眾志成城:西部地區(qū)各級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迎難而上、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性地推進"兩基"攻堅。

    (一)加強領導,"兩基"攻堅成為西部各地的民心工程。

    --西部各省級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統(tǒng)籌協(xié)調,分管領導親歷親為、深入基層、靠前指揮。在省級政府的領導下,各級政府層層簽訂"兩基"攻堅責任書,建立責任制。西部地區(qū)的廣大農村中小學都留下了各級領導的足跡。

    --特別是各攻堅地區(qū)的市、縣兩級領導更是把"兩基"攻堅作為本地區(qū)最大的惠民工程,一把手親自抓落實。如陜西省明確要求各級政府主要領導都要成為"教育市長"、"教育縣長",攻堅縣的縣委書記任攻堅領導小組組長,縣長及其他有關副縣長任副組長。省政府明確要求,哪個縣完不成"兩基",就停止這個縣的出國、購車,以及行政性項目支出的審批。正是各級政府的堅強領導,各級教育、發(fā)改、財政等部門的團結協(xié)作,各地"兩基"攻堅順利推進,攻堅目標得以實現(xiàn)。

    (二)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

    --"兩基"攻堅凝聚了西部地區(qū)廣大干部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四川實施的"民族地區(qū)教育發(fā)展10年行動計劃",10年投入資金30億元,用于民族地區(qū)的兩基攻堅。云南制定《基礎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重點支持民族地區(qū)的教育發(fā)展,累計投入資金近4億元,實施"邊境學校建設工程"。

    --寄宿制工程的建設進度與質量是確保攻堅順利實施的關鍵。廣西創(chuàng)造的"趕隊會"和"倒排工期"制,確保工程進度與質量。甘肅組織的"百日會戰(zhàn)",一舉扭轉工程進展緩慢的不利局面。青海實施"四個提前"和"三優(yōu)兩改"助推高寒牧區(qū)工程建設。

    --各地還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出臺有效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當?shù)貙嶋H困難。如重慶高度重視"普九"債務償還工作,全市共償還"普九"債務19.45億元。貴陽市開展農村學校小伙房建設、小基地創(chuàng)業(yè)、小廁所改造,讓20余萬名農村孩子感受到文明生活的氣息。

    (三)無私奉獻,涌現(xiàn)出眾多感人事跡。

    --"兩基"攻堅取得的顯著成效,凝聚了基層廣大干部群眾的心血和汗水。他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發(fā)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西部"兩基"攻堅的不朽業(yè)績,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感人的先進事跡。

    --甘肅臨潭縣原教育局長馬永祥常年辛勤工作在"兩基"攻堅第一線,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人民群眾稱之為"攻堅局長"。

    --重慶云陽縣沙市鎮(zhèn)原副鎮(zhèn)長孫開祥,為"兩基"足跡踏遍了當?shù)氐纳缴綆X嶺。在確診肝癌晚期后仍殫精竭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他去世后,被當?shù)厝罕娮u為"兩基"鎮(zhèn)長。

    --貴州從江縣老干部潘家齊,身體不佳,仍自愿負責全縣"兩基"各種數(shù)據(jù)的搜集、統(tǒng)計、整理,成為一部活的"兩基"手冊。

    --四川阿壩州原政協(xié)副主席旦真,秉承"沒有落后的群眾,只有落后的工作"的信念,退休后仍為"兩基"攻堅多方奔走,勸200多個農牧民孩子重返校園。

    五、成績斐然:"兩基"攻堅取得重大成效,為西部發(fā)展的明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國家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計劃(2004-2007年)》所確定目標如期實現(xiàn)。

    --410個攻堅縣(市、區(qū)、團場),368個按規(guī)劃要求實現(xiàn)了"兩基"目標,其余42個最困難的縣(其中20個在海拔4000米以上)也按《計劃》要求達到了"普六"標準,將在2010年前分別完成"兩基"任務。

    --西部地區(qū)"兩基"人口覆蓋率將達到98%,比攻堅前的77%提高了21個百分點,超出計劃目標(85%)13個百分點。

    --西部各省初中毛入學率超過規(guī)劃提出的90%。

    --西部地區(qū)青壯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兩基"攻堅目標的實現(xiàn),意味著在我國最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qū)實現(xiàn)了"兩基",這是新世紀中國教育取得的新的偉大成就。標志著中國的義務教育步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二)西部各省區(qū)(含兵團)"兩基"攻堅任務均已按時完成。

    --按照"兩基"攻堅責任書的目標要求,西部各省區(qū)(兵團)各項"兩基"指標得到有效落實,完成了"兩基"歷史性任務。

    --繼2005年兵團率先通過國家教育督導團"兩基"全面檢查驗收后,2007年,又有陜西、廣西、內蒙古、重慶的"兩基"工作通過了國家教育督導團的全面檢查驗收。

    --西部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教育經費成倍增長,教師素質逐步改善,最偏遠、最困難的西部地區(qū)孩子們的上學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西部地區(qū)"兩基"攻堅任務的完成是西部廣大干部群眾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鑄造的又一個輝煌。

    (三)西部"兩基"攻堅不僅促進了西部教育發(fā)展,而且有效地縮小了教育的差距。

    --2002年,全國初中入學率為90.96%,東西部地區(qū)差距達8.82個百分點,隨著西部初中入學率迅速提升,到2006年,東西部地區(qū)差距為5.83個百分點,比2002年減少3個百分點。

    --2002年,西部地區(qū)輟學率高達4.3%,高于東部地區(qū)2個百分點;隨著"兩免一補"和新機制實施,西部地區(qū)輟學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東西部差距明顯縮小,2006年,西部初中輟學率下降到1.87%,大致與東部持平。

    --與此同時,全國城鄉(xiāng)之間義務教育的差距也在實施西部"兩基"攻堅中逐年縮小,而且西部地區(qū)城鄉(xiāng)差距縮小得更為明顯。西部地區(qū)初中入學率的城鄉(xiāng)差距從2002年的 16個百分點,縮小到2006年10個百分點,全國初中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的城鄉(xiāng)比例也從2002年的2.5倍,縮小到2006年的1.3倍。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實施西部"兩基"攻堅,在短短的四年時間里,實現(xiàn)了西部地區(qū)廣大群眾多年的夙愿,圓了西部地區(qū)幾代人孜孜以求的夢想。西部"兩基"攻堅,實實在在地體現(xiàn)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必將對西部的明天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