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9月16日電(記者王橙澄)第六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16日在貴陽開幕,會議將進一步推進中國和東盟國家在教育領域開展全面、務實的合作,落實“雙十萬學生流動計劃”,加強職業(yè)教育合作,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高等教育一體化,實現(xiàn)高校間的學分轉(zhuǎn)移和互認等。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10周年。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馬明強表示,下一步將面向中國和東盟各國政府教育部門、面向教育戰(zhàn)線和面向雙方留學生,加強宣傳中國和東盟的教育機會,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高等教育一體化,切實服務中國與東盟的教育交流合作。
2008年以來,外交部、教育部、貴州省政府連續(xù)舉辦了五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2010年,中國國家領導人在第三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首屆中國-東盟教育部長圓桌會議”上提出“雙十萬計劃”,到2020年,中國與東盟雙向留學生都達到10萬人。
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中國政府大幅提高了為東盟國家提供的獎學金名額。截止到2012年底,東盟在華留學生總數(shù)已突破6萬人,而中國在東盟各類留學人員已超過11萬人。
5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語言教學、人力資源培訓、青少年交流等方面開展了密切合作,共同發(fā)表了《貴陽聲明》,簽署了270多份交流合作協(xié)議,覆蓋東盟10國和中國近20個省份的100余所大學,有力地促進了雙方學生、師資教育資源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同時,雙方還實施了學生流動計劃,中國高校開齊了所有東盟成員國語言專業(yè),并積極推動東盟國家的漢語教學,目前東盟10國共建有29所孔子學院和15所孔子課堂。并設立了10個面向東盟的教育培訓中心,為東盟國家培訓更多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急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