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余曉潔、昝馨)人人見到在北川心理援助工作站忙前忙后的楊建芬,都會立即被她齊腰的大辮子吸引。這位46歲的母親,以特有的方式紀念在汶川地震中遇難的、長發(fā)過腰的女兒。
5日,在京開幕的“首屆心理健康與和諧社會論壇——災害創(chuàng)傷與心理援助專題”上,透過一則紀錄片,新華社記者再次見到了這位曾經的采訪對象。
三年來,在“我要愛”災后心理援助行動的幫助下,楊建芬從茶飯不思的被救助者,蛻變成一名心理援助工作者。愛的撫慰,讓這位母親將百倍的愛還于生活。
“汶川大地震后,約有1000萬災區(qū)民眾需要及時心理安撫,300萬至500萬人需要心理疏導,200萬人需長期心理干預。”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副主席張侃說。
他表示,通過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災害后的心理援助,我國已經初步形成政府主導、專業(yè)機構支撐、民間力量融入的機制,同時,逐步培養(yǎng)出一支“社會責任感強、心理學基礎扎實、臨床工作能力過硬”的心理援助隊伍。
“在防災減災領域,缺乏心理援助的救災是不完整的救災。災后心理干預是以人為本執(zhí)政理念的體現?!泵裾繃覝p災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祝明說。
他透露,目前,民政部救災司和國家減災中心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加強災后心理干預機制的指導意見。
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顯示,自然災害或重大突發(fā)事件后,約30%至50%的人會出現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調,及時的心理干預和事后支持能夠幫助癥狀得到緩解。而在災難發(fā)生一年之內,20%的人可能出現嚴重心理疾病,需要長期的心理干預。
心理學家把災難幸存者的內心世界,比喻成一座堰塞湖。內心壓力不斷積壓,就會崩潰。心理援助就好像堰塞湖的導流渠,幫助人們釋放負性情緒。
汶川震后第一時間,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就積極組織應對方案,聯合上海增愛基金會和世界宣明會等單位,開展“我要愛”災后心理援助行動,采用個體心理輔導、認知行為治療等多種方式對受災人群進行心理干預。
過去三年里,“我要愛”在汶川、玉樹等災區(qū)一線設立了11個心理援助工作站,吸引2000余名國內外志愿者和專家參與,創(chuàng)新和拓展了災后心理救援的諸多概念。
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辦,歷時3天。全國各省市心理機構甄選出的優(yōu)秀代表及志愿者將分享包括“我要愛”行動在內的災后援助經驗。國內外20多位專家將探討災后心理援助的思路、方向和方法。
開幕式上,來自四川、玉樹和舟曲災區(qū)的代表向援助方代表贈送了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