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2月2日電
新華社記者葉建平 吳曉穎
2月2日是大年三十,曾飽受地震災難的四川災區(qū)千萬群眾,迎來了災后重建基本完成后的首個除夕。新華社記者在映秀、北川、綿竹等地采訪時發(fā)現(xiàn),經過兩年多的災后重建,災區(qū)民生得到了明顯改善。災區(qū)的除夕,受災群眾住進了溫暖的新家,吃著豐盛的團年飯,許下美好的新年愿望……
“生活就像這湯圓,圓圓滿滿”
時間:上午8時
地點:映秀鎮(zhèn)
2日上午,震中映秀下著綿綿細雨,但氣溫較前幾日已有所回升。一大早,71歲的羌族老人李會蓉就在廚房里忙活起來--煮湯圓。
在她一旁,幫著“打下手”的女兒李群華笑呵呵地說:“今年,我們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在母親家里團年,有10多個人呢。羌族過年有一個習俗,就是吃湯圓!”
幾天前,李會蓉剛剛搬進新居,一幢頗具羌族特色的小洋樓,3層樓共100多平方米。在新房子對面的半高山上,那里曾經是李會蓉的家,突如其來的汶川地震將他們的家夷為平地。
震后,李會蓉一家開始重建家園。李會蓉的愛人貢曲掰著手指給記者算了一筆修房賬:修房子一共花了7萬多元,國家補貼了2萬元,紅十字會捐贈了2萬元,村里又給了幾千元補助,自己只出了3萬多元?!皼]有政府的幫忙,哪里敢修房子呀!”貢曲說。
“別說修房,政府還給我買了社保呢!”談到震后的變化,忙著煮湯圓的李會蓉也插起話來:“政府出了1.6萬元,我自己出了1.4萬元?,F(xiàn)在每個月都有700多元的退休金呢。地震前,想都不敢想自己老了還會有退休金呢!”
“起鍋了——”說話間,一個個圓圓滿滿的湯圓倒進了大盆里。“過一會兒,兒子就會帶著曾孫子他們一起回來了,今天可是四代同堂,共慶新年呀。如今的生活呀,就像這湯圓,圓圓滿滿!”李會蓉說。
“把‘小兒子’培養(yǎng)成一名大學生”
時間:12時
地點:北川新城
大年三十,永昌鎮(zhèn)禹龍小區(qū)禹澤苑3單元201號女主人文華榮家中熱鬧非凡,掛著羌紅的鐵門里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
上個月中旬,文華榮夫婦剛從汶川地震后居住兩年多的永興板房安置區(qū),喬遷到政府在北川新縣城集中安置的新居。106平方米三居室的新家里,擺放著42英寸的彩電、嶄新的冰箱,都是去年“家電下鄉(xiāng)”時,以優(yōu)惠價格買到的。
寬敞明亮的客廳餐桌上,女主人親手腌制的板鴨、雞腿、豬耳朵、臘肉等地道川菜擺了滿滿一桌。男主人謝興和左手抱著“呀呀”學語的小兒子,右手端著酒杯說,“這壇咂酒是去年八月份就做好,準備搬新家時喝的。沒想到這么快就有了自己的‘窩’,能在這么好的房子里過春節(jié),感覺很滿足?!?/p>
“屋子真大、真漂亮。”“這娃越長越像老謝,都會說話了。”親朋好友由衷為文華榮夫婦現(xiàn)在的生活感到高興。
趁著酒勁,邁入不惑之年的謝興和,說出了多年來一直壓在他心里的一個愿望:將來,把小兒子培養(yǎng)成一名大學生,和他哥哥一樣報考軍事院校。
地震時,文華榮夫婦在北川中學讀高一的兒子不幸遇難了。1年后,兩口子收養(yǎng)了小兒子謝夢林。今年1歲多的謝夢林,給這個被悲傷籠罩的家庭重新帶來了歡樂,逐漸撫平文華榮夫婦心里的創(chuàng)傷。
“生活總會越過越好?!敝x興和說,過了年,自己準備去省外打工,努力干幾年,為娃攢上學的學費。
“希望生意越來越火紅”
時間:16時
地點:綿竹市年畫村
臘肉、土雞、咸燒白……大年三十,年畫村村民殷坤先正在給家人準備著豐盛的年夜飯?!皼]啥好吃的,都是一些家常菜。兒子從海南打工回來。過年嘛,主要是一家人能夠團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
年畫村過去叫做大乘村。震后,在蘇州的對口援建下,打造成了一座以綿竹年畫為特色的旅游新村。漫步村里,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一幢幢新房的墻壁上,畫滿了趙公鎮(zhèn)宅、福祿滿堂等喜慶的年畫。
殷坤先說:“在政府支持下,房子修好了,就業(yè)成了大家最發(fā)愁的事。為了幫助我們解決生活難題,政府決定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支持我們發(fā)展農家樂,給每家農家樂補助4000多元呢。”
與大多數村民一樣,殷坤先震后也開起了農家樂,取名叫“年畫人家土雞館”,以點殺土雞為特色。從2009年9月開張至今,殷坤先的生意日趨紅火。今年春節(jié)前,殷坤先接到了10多桌訂單?!拔兜肋€可以,來訂的大多也都是老顧客?!?/p>
談到新年的心愿,殷坤先說:“沒啥多想的,就是希望生意能越來越火紅。蓋房子貸款幾萬元,災后重建,更要靠自力更生。希望多賺點錢,早日把貸款給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