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虛假報道、增強社會責任、加強新聞職業(yè)道德建設”專項教育活動啟動以來,一場圍剿虛假新聞的戰(zhàn)役在全國打響。從全面部署到廣泛宣傳,從自查自糾到自我教育,從理論學習到案例分析,從正面典型到反面教訓,“杜絕虛假”沒有流于形式,沒有“一頭熱”或只是“上頭熱”,而是在新聞界實實在在地穩(wěn)步推進。
如今,為期半年的專項教育活動已經時間過半。這場圍剿之戰(zhàn)在過去3個多月里究竟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又為新聞界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變化?
開展自我教育 學習風氣日益濃厚
在實際工作中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務實管用的學習教育活動,既加強了對編輯記者的教育引導,又在本單位形成了日益濃厚的學習風氣。
1月10日,在《中國青年報》的每周辦公例會上,總編輯陳小川強調,“記者不管有什么觀點,有什么看法,一定要有事實作支持。事實靠什么?就是要靠深入采訪”;1月25日,針對《中國青年報》一篇稿件引用數據不實一事,陳小川在每周辦公例會上再次強調,“言論和報道引用的評論和依據,一定要用可靠媒體的,盡可能不沿用網上的一些概念,尤其不要據網上的那些概念大發(fā)義憤”。
陳小川在辦公例會上關于新聞報道真實性的提醒,只是此次專項教育活動中,各新聞單位教育編輯記者筑牢杜絕虛假報道防線的一個場景。去年11月23日以來,各地各新聞單位突出專項教育活動的學習教育特色,在實際工作中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務實管用的學習教育活動,既加強了對編輯記者的教育引導,又在本單位形成了日益濃厚的學習風氣。
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上黨課,是新聞單位向虛假報道宣戰(zhàn)的一面旗幟,也是其開展自我教育、加強思想學習的有效形式。在專項教育活動中,很多新聞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結合本單位實際,親自為編輯記者上黨課,在本單位起到了很好的帶動和示范作用。比如,《人民日報》總編輯吳恒權以《繼續(xù)增強四個意識,當好輿論斗爭先鋒》為題,到《環(huán)球時報》講黨課;《光明日報》總編輯胡占凡以《強化責任,恪守道德,鏟除虛假》為題,在全社進行專題講座,并以《如何確立正確的新聞觀和辦報方向》為題,專程到《新京報》講黨課;《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劉健在報社舉辦報告會,以《失實之心防——談談媒體上的一種“高級錯誤”》為題作專題黨課。據了解,福建省新聞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上黨課63次、舉辦講座126場,共11500人次參加;四川省各級廣播電視管理機構和播出機構,實行“三個一”黨課學習制度,每位班子成員每個月至少講一次黨課,并要求形成完整的學習記錄,黨員干部提交學習心得。
同時,各新聞單位還通過集體學習、分層培訓、論壇沙龍等多種形式,提升媒體的管理水平以及新聞工作者的業(yè)務水平、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精神。比如,《人民日報》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陳力丹教授作杜絕虛假報道主題報告,各部門負責人及一線編輯記者300余人聆聽了講座,使大家對新聞真實性的認知更為立體化和體系化;《中國青年報》舉辦攝影專題研討會,由攝影部主任結合“周老虎”、“藏羚羊”、“廣場鴿”等發(fā)生在攝影領域的虛假報道典型案例作主旨發(fā)言;上海廣播電視臺開展了“傳媒·影響力”——SMG“三項學習教育”系列培訓,先后邀請12位專家學者作專題講座;湖北省對各市州宣傳部分管副部長、黨報社長、電臺電視臺臺長和省直新聞單位負責人進行集中培訓,組織學員圍繞“媒體的權力屬于誰”、“媒體的資源誰給的”、“媒體由誰管”3個問題集中展開討論;《三秦都市報》邀請法律顧問圍繞虛假新聞的表現形式和危害、整治虛假新聞的辦法等問題對采編人員進行培訓。
為增強學習教育效果,各地各新聞單位在組織學習全國“專教辦”推薦的重點書目的同時,還結合實際向采編人員自行推薦了一批重點讀物。比如,上海市要求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新形勢下新聞媒體的黨性原則研究》等理論書籍,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山東省大力弘揚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向全省新聞戰(zhàn)線推薦的學習書目中,既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新聞理論知識、新聞出版法律法規(guī),也有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美德的經典讀物;中新社在組織對推薦書目的學習中,重點幫助年輕采編人員系統、簡明和準確地掌握新聞真實、新聞價值、新聞事業(yè)、新聞輿論導向、新聞事業(yè)管理等新聞學知識;重慶日報報業(yè)集團先后推薦50多本政治理論和業(yè)務知識讀本。此外,一些媒體還自編學習培訓材料,如四川日報報業(yè)集團整理匯編《虛假失實報道典型案例》等教材,《中國食品報》編寫專項教育活動問答材料,將教育內容與新聞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嚴查制度漏洞 采編流程得到規(guī)范
認真查找本單位防范和抵制虛假報道存在的問題和隱患,積極采取改進措施,通過建章立制、強化制度執(zhí)行,堵塞造成虛假失實報道的各種漏洞。
虛假新聞往往是由于思想認識不高、采訪作風不踏實、內部管理存在漏洞等原因造成的。比如,去年12月,《新民晚報》的編輯在圖片報道中錯把“蟹王”當“蟹后”,報社熱線電話一夜間接到442個糾錯電話后,總編輯親自撰寫《1只大閘蟹跟442只電話》一文在該報頭版署名發(fā)表,向讀者承認“這么明顯的差錯‘雌雄不辨,圖文不配’,竟沒有發(fā)現。除了說明我們工作不夠認真、流程不夠清晰、管理不夠嚴格之外,沒有其他理由可說?!?/p>
為設立防范虛假新聞的有效屏障,在專項教育活動中,各地各新聞單位認真查找本單位防范和抵制虛假報道存在的問題和隱患,積極采取改進措施,通過建章立制、強化制度執(zhí)行,堵塞造成虛假失實報道的各種漏洞,初步取得了制度性成果。
首先,完善采編流程管理制度,形成嚴密的防范體系。比如,人民日報社進一步規(guī)范采編流程,完善稿件審簽制、稿件分級審核制、編輯責任制、總編輯終審制,建立虛假新聞報道責任追究制度,落實自由撰稿人來稿、“新聞線人”報料等相關管理規(guī)定;《北京日報》進一步加強稿件兩級送審制度和填寫稿簽制度,在核實新聞事實、轉述其他媒體采訪內容、嚴禁攝影記者擺拍和圖片合成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管理;上海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中心重新通過新版ISO質量認證體系審核,按照體系認證要求,每天派中心領導參與早新聞監(jiān)制,每天有值班領導負責全天節(jié)目,各節(jié)目的“三審”都要求在編稿系統或紙面上留下印記;《武漢晚報》建立了一篇稿件從記者自檢到總質檢最后審校的8級檢校剛性審編流程,漏掉任何一道程序稿件都無法見報;《華西都市報》新制定《關于記者采寫稿件必須標注信息源的規(guī)定》、《采編流程發(fā)稿規(guī)定》,要求記者必須在稿件中標注被采訪者的聯系方式以便核實,同時加強對重大稿件、敏感稿件、輿論監(jiān)督稿件及言論稿件把關,強化編輯把關作用和總編輯審稿制度;《海峽都市報》從1月10日起實行集體夜班制度,所有編委20:00~22:00均需到崗,共同對稿件和版面的質量進行把關。據了解,該制度實行以來,《海峽都市報》的報紙質量明顯提升,讀者對新聞內容的投訴電話明顯減少。
很多新聞單位還針對網絡信息源專門建立了轉載制度規(guī)范。比如,人民日報社對互聯網信息使用作出明確規(guī)定;中新社加強了對博客、社區(qū)、論壇、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管理,不為虛假新聞提供傳播陣地,不為錯誤思想提供泛濫溫床;河南省出臺《關于嚴格防范和杜絕網上虛假新聞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guī)范網上信息傳播秩序、完善網站管理制度;南方網根據轉載稿件核實難、網民發(fā)言把關難、編輯年輕辨別難等特點,有針對性地專門制定工作方案。
其次,制定采編行為準則,完善從業(yè)人員管理制度。比如,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先后修訂《采編人員準則》、《消息來源使用管理辦法》,旗下《南方日報》制定了《杜絕虛假新聞采寫守則》;《江南都市報》制定了《采編人員管理辦法》、《采編人員八不準》等規(guī)章制度;湖北日報報業(yè)集團所屬各媒體都制定了新聞采編業(yè)務規(guī)范;長江日報報業(yè)集團制定《采編行為準則》,包括保障報道的真實與準確、維護報道的公平性、嚴禁“有償新聞”、維護群眾利益等四大部分。
此外,各地各新聞單位還將建立健全社會監(jiān)督體系作為防范虛假報道的重要措施,通過引進外部力量,不斷完善社會監(jiān)督機制。1月1日,廣州日報報業(yè)集團在《廣州日報》、《信息時報》、大洋網全文刊登新修訂的《廣州日報采編行為準則》,主動接受社會監(jiān)督,同時成立采編行為準則監(jiān)察委員會,專門負責受理舉報、核查、處理工作?!督鞒繄蟆贰ⅰ吨貞c晨報》等媒體也通過這種行為準則全文見報的方式,督促全體編輯記者規(guī)范采編行為。
為進一步提高新聞把關能力,山西、浙江、福建、湖北、山東、重慶、四川等省市和一些新聞單位,從各行業(yè)公開聘請社會監(jiān)督員并公布名單,建立群眾閱評員每天評報制度,開展“放心記者”和“放心編輯”群眾評選活動,對媒體工作進行有重點的監(jiān)督,形成良性互動機制。據了解,山東省電臺面向社會招聘節(jié)目聽評員,建立了一支由1000名熱心聽眾組成的聽眾聽評網。
改進作風文風 記者深入基層一線
針對采訪不扎實、作風飄浮的現象,教育引導記者自覺踐行“三貼近”原則,轉變采訪作風,深入一線采寫現場新聞,從源頭上杜絕虛假報道。
“新聞媒體有意造假不多,但記者作風不實、采訪不深入,比如坐等新聞熱線、蝸居大城市、從網上扒新聞等做法,往往容易造成不實新聞?!睆B門市新聞閱評員方漢生說道。針對一些新聞從業(yè)人員采訪不扎實、作風飄浮的現象,在專項教育活動中,各地各新聞單位結合采編實踐,教育引導記者自覺踐行“三貼近”原則,轉變采訪作風,深入街道社區(qū)、廠礦企業(yè)、田間地頭采寫現場新聞、一線新聞,從源頭上杜絕虛假報道。
比如,《山西日報》要求記者在采訪活動中必須深入一線采訪,不去采訪現場的稿件一律不發(fā);《重慶日報》指出本報也曾因采訪不深入出現過混淆“公租房”與“廉租房”的失實報道,要求不折不扣做好專項教育活動,并針對“80后”一線采編人員,著重從電話、網絡采訪等方面進行教育和監(jiān)管;重慶日報報業(yè)集團旗下華龍網的《陽光重慶》欄目,對網民提供的線索派記者到現場采訪核實,無法核實的不予刊登,同時,該欄目還推行“三看”原則,即回頭看,總結失誤查找隱患消原罪;常態(tài)看,讓專項教育活動成為伴隨日常新聞采編常抓不懈的工程;深度看,深入新聞一線鑒別把關。
元旦、春節(jié)期間,為改進作風文風,很多媒體都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開設《新春走基層》等專欄專版,連續(xù)推出記者來自基層的報道。比如,上海《勞動報》推出6期共48版的《兄弟》農民工系列報道特刊,10多名記者用半個多月時間深入農民工中間,寫出生動翔實的報道;湖南省組織青年編輯記者赴本省偏遠地區(qū)學習實踐,深入了解國情民情;重慶市開展“三進三同”活動,組織2800多名新記者、編輯、主持人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戶,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采寫出760余篇真實生動的新聞;《山西農民報》開展“五個覆蓋惠民生,記者基層百日行”大型采訪活動,首批下鄉(xiāng)采訪的5路記者冒雪進村入戶采訪,受到基層群眾歡迎。
專項教育活動在廣大新聞從業(yè)人員中引起強烈反響,許多編輯記者都撰寫文章或感言,談自己對杜絕虛假報道、深入基層一線的認識和體會。上海廣播電視臺記者王勇說,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作為一名記者,要“名”更要“命”;《華西都市報》首席記者朱建國結合自己近期兩幅新聞圖片的真實性經受住各方質疑的事例,深刻體會到只有做到采訪扎實,才會感到心中踏實;《山西農民報》記者表示,不深入基層,不走進田間地頭,不蹲守山莊窩鋪,就不可能感受到真實的情況,就不可能采寫出鮮活真實有價值的報道,就不可能去發(fā)現問題,更談不上為農民說話、為群眾服務的工作宗旨;《西安日報》記者說,只有真真切切投入到絢麗多彩的生活中,才能實實在在感受到時代跳動的有力脈搏,并與這個沸騰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通過專項教育活動,員工們的職業(yè)意識、學習意識、深入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確實得到了提高?!鄙轿鲝V播電視臺綜合廣播負責人舉例說,1月6日凌晨,太原市西山煤電職工總醫(yī)院附近的自來水管突然破裂,附近2000多戶居民受到影響。在隆冬零下十六七度的低溫下,綜合廣播記者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先后3次在直播節(jié)目中發(fā)回連線報道,對應急處理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報道?!斑@個鮮活事例就很有說服力?!?/p>
要杜絕虛假新聞,僅僅改變作風文風、深入基層一線,還是遠遠不夠。在專項教育活動中,《三秦都市報》的一名記者對此就有很深的體會:“群體性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記者不僅要趕到現場作深入全面的采訪,還要認真思考事發(fā)地點和事發(fā)時間,冷靜分析事件后果和可能發(fā)生的變化,主動征求當地政府部門及相關方面意見。在情況不清楚、不明朗時,要慎重發(fā)稿,慎重表述,防止偏聽偏信,造成事與愿違的嚴重后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