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產提高、成本增加、價格上升、收益明顯增長
——2007年農調戶早秈稻成本收益情況調查與分析
據(jù)全國物價系統(tǒng)成本調查隊對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海南9個早秈稻主產省168個縣1513個農戶早秈稻生產成本收益情況調查顯示,2007年主產區(qū)早秈稻播種總面積略有減少、成本有所增加,但由于單產提高、價格上升,每畝平均收益明顯增長。
一、單產提高
今年主產區(qū)早秈稻畝均產量400.7公斤,比上年增加13.7公斤,增幅3.5%,創(chuàng)歷史水平。主要原因:一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不斷增強農業(yè)基礎地位,加大農業(yè)生產投入,加強農田基本建設。二是主產區(qū)早秈稻生長期間各地氣候條件普遍較好。局部地區(qū)雖遭受病蟲害影響,但由于防控措施得力,損失較小。三是高產優(yōu)質種子,如浙江的“嘉育253”、湖南的“兩優(yōu)287”等得到了普遍推廣。
二、成本增加
今年主產區(qū)早秈稻畝均總成本520.56元,比上年增加31.95元,增幅6.5%;畝均現(xiàn)金成本289.86元,增加25.86元,增幅9.8%。具體情況如下:
(一)畝均物質與服務費用266.42元,增加23.18元,增幅9.5%,其中機械作業(yè)費增加是物質與服務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
1、化肥費。畝均化肥費89.54元,比上年增加3.33元,增幅3.9%。今年我國化肥市場價格基本穩(wěn)定,化肥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畝均化肥用量增加。據(jù)調查,早秈稻畝均化肥折純用量為21.69公斤,比上年增加0.85公斤,增幅4.1%。
2、種子費。畝均種子費21.61元,比上年增加0.83元,增幅4%;畝均種子用量2.85公斤,比上年減少0.22公斤,減幅7.2%。種子費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農民增加了優(yōu)質種子的種植面積。優(yōu)質種子具有價格高、用量少、抗病蟲害性強、產量高等特點。
3、農藥費。畝均農藥費31.52元,比上年增加5.37元,增幅20.5%。主要原因:一是今年早秈稻主產區(qū)病蟲害偏重發(fā)生,農藥使用次數(shù)、使用量有所增加。二是部分農藥價格上漲。
4、機械作業(yè)費。畝均機械作業(yè)費61.22元,比上年增加16.23元,增幅36.1%。主要原因:一是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的貫徹落實提高了機械化作業(yè)程度,同時水稻跨省收割的興起,推動了機械作業(yè)范圍的擴大。今年安徽、浙江等地農機專業(yè)戶進入江西,很多農戶耕地、收割都用上了機械,農民反映種田比原來省心省力;安徽省今年部分地區(qū)機收率已達51%,機耕率達80%;浙江諸暨市機插率達70.21%。二是國際油價居高不下,機耕、機收價格上漲。
(二)畝均人工成本185.13元,比上年增加3.99元,增幅2.2%。隨著各地機械化作業(yè)的推廣,生產效率不斷提高,今年早秈稻畝均用工數(shù)量9.46日,比上年減少0.87日,減幅8.4%。主要原因是勞動力價格的大幅上升導致人工成本增加。據(jù)調查,今年早秈稻雇工工價39.79元,比上年增加7.27元,增幅22.4%。
(三)土地成本增加。今年主產區(qū)早秈稻畝均土地成本69.01元,增加4.78元,增幅7.4%。主要原因:一是種糧收益增加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二是隨著城鄉(xiāng)建設步伐的加快和種植結構調整,糧食用地供給減少。
三、價格上升
今年主產區(qū)早秈稻平均每50公斤出售價格81.44元,比上年增加6.26元,增幅8.3%。早秈稻出售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成本推動。今年主產區(qū)早秈稻種植的土地成本、機械作業(yè)費、化肥費和農藥費等費用增加,導致了早稻生產總成本的增加。二是隨著糧油價格和農資價格的上漲,農民對新糧市場價格的期望值也隨之提高,惜售現(xiàn)象較為普遍。截至8月15日,今年平均每畝新早秈稻存糧261.1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3.9公斤,增幅1.5%。三是去年世界糧食產量減少、國際市場糧食漲價、糧食庫存量減少,而市場需求量增加。
四、收益增長
在單產提高和價格上升的雙重因素下,今年主產區(qū)早秈稻畝均產值666.55元,比上年增加69.55元,增幅11.7%。由于產值增幅高于成本增幅,畝均凈利潤145.99元,增加37.6元,增幅34.7%;畝均現(xiàn)金收益376.69元,增加43.69元,增幅13.1%。此外,目前主產區(qū)農戶已拿到的補貼,畝均18.81元,比上年增加4.49元,增幅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