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27日電(記者 勿日汗)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主辦的“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大型科學考察與科普活動上了解到,近50年來內蒙古草原地區(qū)氣候呈現明顯暖干化趨勢,草原產草量下降,單位草原面積上的牲畜載畜量明顯下降,給牧民生活帶來影響。
來自內蒙古錫林浩特國家氣候觀象臺的數據顯示,中國四大草原之一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近50年氣溫變化呈顯著上升趨勢,增溫速率為每10年上升0.43℃,地表平均氣溫上升約1.6℃。錫林郭勒草原進入21世紀以來持續(xù)干熱,氣候暖干化特征明顯,暖干化最明顯的區(qū)域出現在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據了解,暖干化使天然牧草總體產量減少,質量降低,物種多樣性減少。溫度的升高,加之干旱的影響,可使物候期提前或生長期縮短,牧草長勢不好,營養(yǎng)積累時間不夠,從而導致品質下降,一些耐旱較差的牧草,特別是蔥類容易枯死,冷蒿也逐步減少。
雖然內蒙古草原暖干化對草原牧業(yè)生產產生了不利影響,但暖干化也不是絕對的,這可能是一次較長時期的氣候波動。近三年,內蒙古草原降水比較充沛,加之溫度升高,氣候生長期延長,草原牧草長勢很好,高度、蓋度、產量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