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2月5日電(記者朱國亮)甘肅省今年將投入1.2億元大規(guī)模推廣一項新的旱作農業(yè)技術——全膜雙壟溝播技術,變被動抗旱為主動抗旱。
甘肅是一個降雨稀少、旱災頻發(fā)的省份,有“十年九旱”之說。今年,甘肅再次發(fā)生旱災,農作物受旱面積達1500萬畝。
在長期的農業(yè)抗旱過程中,甘肅省農業(yè)技術人員逐漸探索出了全膜雙壟溝播這項旱作農業(yè)新技術。2006年和2007年,這項技術在甘肅中東部小范圍推廣時,經受了大旱的考驗。
記者5日從甘肅省農牧廳了解到,2008年,這項新技術在甘肅推廣面積達到約290萬畝。今年,甘肅已籌集1.2億元資金,計劃將這項旱作新技術的推廣面積擴大到500萬畝,以此進一步增強農業(yè)的抗旱能力,確保糧食增產10億斤。
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是指在地表起大小雙壟后,用地膜全覆蓋,在溝內播種作物的種植技術,在玉米種植中應用效果尤為突出。其創(chuàng)新點在于:覆蓋方式上由半膜覆蓋變?yōu)槿じ采w;種植方式上由平鋪穴播變?yōu)闇蠅欧N植;在覆蓋時間上由播種時覆膜變?yōu)榍锔材せ虼杭窘鈨鰰r覆膜。這一技術可顯著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將微小降雨集流滲入作物根部,并增加光照強度,增加積溫,有效抑制田間雜草,減輕土壤鹽堿危害,進而可大幅提高作物產量和抗旱能力。
甘肅省農牧廳種植業(yè)管理處負責人梁仲科介紹,甘肅的推廣實踐證明,利用這一技術種植的玉米一般較半膜平鋪玉米增產30%以上,且大旱之年產量也相對穩(wěn)定,可實現(xiàn)被動抗旱向主動抗旱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