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極中山站3月1日電(記者張建松)在酷寒的南極,如果將電站比作一座科學考察站的“心臟”,那么發(fā)電所需的柴油則是維持考察站正常工作的“血液”。
為了向中山站輸送這些寶貴的“血液”,中國第24次南極科考隊的隊員們駕駛小艇,仿佛“螞蟻搬家”一般,將“雪龍”號考察船上裝載的油,一趟趟地運送到中山站碼頭。2月29日,新華社記者見證了科考隊員們在南極風口浪尖上艱苦的卸油過程。
2月29日,參加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的黃河艇正拖著裝油的長江駁,前往中山站碼頭。 我國南極中山站每年要消耗約200噸柴油。截至2月29日,“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上所裝的400多噸柴油,已經(jīng)卸下了100多噸。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在中山站高大的發(fā)電棟里,共有三臺150千瓦柴油發(fā)電機,每年約消耗200噸柴油。由于中國第24次南極科考的工程量大、耗電多,因此站上鬧起了“油荒”,發(fā)電用油非常緊張?!把垺碧枺苍拢玻橙辗祷刂猩秸緯r,這里的發(fā)電用油已不足維持10天。
保證“雪龍”號上裝載的400噸柴油全部卸運到中山站,是第24次南極科考隊的一項重要任務。但偏偏天公不作美,“雪龍”號返回當天剛卸下30多噸油,天氣突變,刮起了12級大風,“雪龍”號被迫暫停卸油,先到埃默里冰架進行大洋調(diào)查,2月27日返回中山站時涌浪依然很大,又耽誤了一天時間。
2月28日,終于可以卸油了,已經(jīng)在浮冰區(qū)里“躲”了好幾天的黃河艇,拉著能裝20多噸油的駁船,一大早就來回奔波于船站之間,直到深夜。停泊在一座座大冰山之間的“雪龍”號距離中山站熊貓碼頭約一海里。安裝了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磁羅經(jīng)、測聲儀等先進設備的黃河艇功能齊全、靈活方便,但在風口浪尖上拖著駁船,來回穿梭于船站之間的“冰山叢林”,仍然充滿危險。
“駕駛小艇不像開汽車,汽車在馬路上說停就停,慣性不大,而小艇在海面上的摩擦力小,即使機器停了,小艇還會受風速、風向、海浪等影響,不確定性因素多。而且還得時刻警惕著冰山坍塌,不能距離冰山太近,也不能開開停停,以防機器的共振將裂開的冰山振下來?!蓖чL馬駿介紹說。
最危險的還是小艇靠近大船裝油的環(huán)節(jié)。天空中飄著雪花,浪涌一次又一次掀起小艇,狠狠地砸向大船,而大船本身也在不停地搖晃,小艇更是左右搖擺、上下顛簸。
但就是在這樣惡劣、危險的環(huán)境中,科考隊員們一干就是10多個小時。截至記者發(fā)稿時,“雪龍”號上所裝的400多噸油,已經(jīng)卸下了100多噸,只要天公作美,順利完成卸油工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