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李詩佳、白潔)過去的5年,國際形勢波詭云譎,中國外交成就斐然。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妥善應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外交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廣泛開展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維護中國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全方位外交 全世界矚目
2007年9月,澳大利亞悉尼,全球媒體的焦點。
胡錦濤主席和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1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各經濟體領導人一起磋商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縱論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前景;呼吁加快多哈回合談判……這只是5年來中國外交展示在世界舞臺上的一個鏡頭。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說,中國與各國交往時所討論的問題已越來越多地屬于全球性問題,而不僅僅局限在雙邊或周邊性問題。
2006年4月,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次訪美,完成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訪問。胡錦濤主席指出,中美既是利益攸關方又是建設性合作者。中美關系已超越雙邊關系的范疇,越來越具有全球影響和戰(zhàn)略意義。
中俄兩國長達4300多公里邊界線走向已全部確定,雙方簽署了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lián)合聲明。中俄兩國還與上海合作組織其他成員舉行了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目前,兩國正在研究制定關于《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9年至2012年的實施綱要。
2003年中歐決定發(fā)展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以來,雙方在政治對話和經貿、科技、能源、防擴散、環(huán)保等各領域的合作卓有成效。
2006年10月,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踏上了對中國的“破冰之旅”;短短6個月之后,日本便迎來了溫家寶總理的“融冰之旅”,雙方確認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內涵,中日關系邁入改善和發(fā)展的新階段。
中國參與創(chuàng)立的上海合作組織茁壯成長。在2007年8月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峰會期間,各成員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推動本地區(qū)實現(xiàn)持久和平和共同發(fā)展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礎。
中國與東盟共謀發(fā)展。2006年10月召開的中國-東盟紀念峰會增進了雙方在戰(zhàn)略、經濟、安全和文化領域的合作。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盛況空前。胡錦濤主席在峰會上宣布了8項援非政策措施。峰會后不到4個月,胡錦濤主席出訪非洲8國。隨著非盟會議中心在亞的斯亞貝巴奠基、由國家開發(fā)銀行出資并承辦的中非發(fā)展基金有限公司在北京開業(yè)、首個援非農業(yè)技術示范中心揭牌等,援非政策措施正在逐一得到落實。
曾任英國《金融時報》北京首席記者的詹姆斯·金奇所著的《中國震撼世界》一直位居英美2006年暢銷書排行榜前列。他驚嘆:“中國釋放出的能量就展現(xiàn)在我(在北京長安街)的辦公室窗外,就展現(xiàn)在這個大國其他不計其數的地方……”
應對挑戰(zhàn) 體現(xiàn)責任
在應對國內外挑戰(zhàn)的同時,中國更主動地履行著國際責任。
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研究員伊萬·梅代羅斯說,中國越來越多地意識到本國利益與重要大國利益是一致的。中國官員開始強調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國,需要對國際社會“共同承擔責任”。
面對地區(qū)沖突,中國堅持外交磋商:倡導六方會談,使幾近夭折的朝核問題談判保持在對話軌道,并取得重大突破;派出維和部隊深入蘇丹達爾富爾、利比里亞等熱點地區(qū);在伊朗核問題上做了大量勸和促談的工作。
面對發(fā)展中國家和受災國,中國盡己所能提供援助。自2002年以來,僅中國援建發(fā)展中國家超過億元人民幣的會議中心、辦公樓、劇院等標志性工程,就有29個。2004年印度洋海嘯發(fā)生后,中國進行了建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對外救援行動。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認真履行各項承諾,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動力。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為中國的表現(xiàn)打出A+高分。中國還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以及公共衛(wèi)生等領域承擔著自己的責任。
章百家說,從總體來看,中國仍然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區(qū)域性大國。要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關鍵還是要把我們國內的事做好。
為此,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發(fā)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fā)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
準確地定位自己,客觀地認識世界。追求和平、共贏的中國正以一個全新的理念--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履行著自己的大國責任。
莊嚴承諾 和諧共贏
中共十六大報告提出:“我們愿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積極促進世界多極化,推動多種力量和諧并存?!睆暮推焦蔡幬屙椩瓌t到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再到“和諧”外交,“和合”思想一以貫之。
十六大以來的幾年間,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內政與外交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和諧”主題,將“和諧”與“世界”相連,形成了“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重要戰(zhàn)略思想,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論和實踐。
2005年9月15日,在聯(lián)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胡錦濤主席發(fā)表了題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講話。這是中國第一次在世界最高級別的講壇上,宣布中國關于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
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就是各國政治上應相互尊重,共同協(xié)商;經濟上應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文化上應相互借鑒,共同繁榮;安全上應相互信任,共同維護。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認為,在國際沖突不斷,發(fā)展失衡,強權政治揮之不去的今天,中國提出的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強有力地反映了大多數國家的心聲,順應了國際政治的時與勢。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全世界又把目光對準中國。“奧運會正是一次全世界超種族、超文化、超等級、超地域,甚至超越政治制度的盛會,舉辦奧運盛會,是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又一具體實踐?!敝袊嗣翊髮W人文奧運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金元浦教授如是說。
展望未來,推動建設“和諧世界”任重道遠。中國將繼續(xù)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旗幟,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為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