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劉錚)主要走“農民的事情農民辦”路子的農田水利建設思路如今發(fā)生了重大調整。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將其納入公共財政支持范圍。
記者20日從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新機制將切實加大公共財政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補助資金為引導,以農民自愿出資出勞為主體。
“新機制的核心是政府支持、民辦公助?!卑l(fā)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鷹解釋說。
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工作重點首先就是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建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穩(wěn)定增長機制。財政部門將建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對農民興修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給予補助,并逐步增加資金規(guī)模。
“我國總體上已經開始進入工業(yè)反哺農業(yè)、城市支持農村的新階段,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和財力的不斷增加,國家有能力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支持力度。” 杜鷹說。
國家將在農民直接受益的范圍內,繼續(xù)引導農民投工投勞。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完全依靠政府承擔繁重的農田水利建設任務也是不現實的。國家將繼續(xù)利用農閑季節(jié),組織和引導農民盡可能地多搞勞動積累,這是在我國國情下加快農田水利建設的有效途徑。
“把加大各級政府投入支持與農民的勞動積累緊密結合起來,走民辦公助的路子,是今后搞好農田水利建設的根本出路?!?杜鷹指出。
記者了解到,農村稅費改革逐步取消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后,我國農田水利建設中,農民群眾的投工投勞數量大幅減少。農田水利建設滑坡,不僅影響當前糧食增產,而且嚴重制約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的持續(xù)提高。
統計顯示,我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從1949年的2.4億畝增加到2004年的8.4億畝。灌區(qū)以占全國45%的耕地,生產了全國70%的糧食、90%以上的經濟作物,提供了80%的商品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