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簡稱部水科院)按照交通運輸部外事工作總體部署,緊密圍繞交通運輸重點任務,不斷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科研能力提升。
12月12日,交通運輸部首次召開外事工作座談會,部水科院院長張寶晨作了題為《推動國際交流合作,打造著名科研機構》的交流發(fā)言。
近年來,部水科院參與了中日韓運輸與物流部長級會議、東北亞港灣局長會議、中美交通論壇等合作機制,圍繞多式聯(lián)運、智能水運、環(huán)保節(jié)能等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設計提案建議,開展技術交流,承擔或參與了中德內河航道生態(tài)護岸技術研究、中加供應鏈管理標準和安全機制聯(lián)合研究等聯(lián)合行動,為政府間合作提供了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撐。
目前,部水科院專家已在多個國際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主動開拓非政府間國際交流與合作渠道,聯(lián)合開展科學研究。在承擔APEC港口服務網絡(APSN)秘書處工作過程中,部水科院克服無專門人員編制和專項經費等困難,保障了APSN的順利運行。此外,部水科院策劃和爭取國際科研項目,鼓勵專家學者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提升部水科院的國際知名度。
為配合國家和交通運輸部標準化戰(zhàn)略,部水科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并致力于將國內標準國際化。由部水科院和上港集團牽頭編制的《ISO18186:集裝箱—RFID貨運標簽系統(tǒng)》,是我國牽頭制定的首部在集裝箱和物流領域的國際標準,獲得了2013年度國家標準創(chuàng)新貢獻獎一等獎。此外,部水科院還積極參與國際水運市場競爭,陸續(xù)參與了克羅地亞、馬來西亞等其他國際項目的投標,為部水科院國際化戰(zhàn)略的推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